1. 選什么字體
不同的圖片能夠傳達不同的語氣及含義,在選擇字體之前首先要理解圖片要表達的含義以及文字要在圖片中充當什么樣的角色。不同的字體傳達了活潑有趣、莊重商業等不同的氣息,這些不同是由字體結構決定的。
粗與細
筆畫粗則渾厚、濃重、有力;筆畫細則單薄、輕巧、纖弱,這是一種最直接粗淺的觀感。
粗筆畫字體在視覺上會形成高密度的文本塊,因為筆畫加粗,字體的負空間就會減小,視覺面積加重,產生一種壓迫感,進而是文字形成視覺重心,產生強調的作用。
所以粗體字經常用于標題和標語上,占據顯眼的位置,產生強調的作用。
細筆畫字體在視覺面積上較淡較輕,縮小了視覺面積后,筆畫負空間增大,結構顯得稀疏散落,較小的視覺分量亦不會讓讀者產生壓迫感。
曲與直
字體筆畫的曲直走向賦予了字體力量或彈性。直來直往的線條代表了力量、決心、勇氣、坦蕩、干脆、果敢,但也可能意味著死板與偏執。
直線賦予字體的是一種陽剛的氣質,曲線代表了陰柔的一面,包容與婉轉。
直
下面幾幅圖的例子說明粗壯的筆觸加上凌厲的線條,使字體有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決態度,去掉了曲線,也就沒有了一絲回旋的余地。
曲
絕大多數字體并非是由單純的直線或者單純的曲線構成,橫豎為直,撇捺為曲,有曲有直才顯得剛柔并濟,有力量,也有彈性。
比如北魏楷書起筆處與轉折處皆如削金斷玉,干脆利落,整個字體也就顯得挺拔剛健、英氣勃勃,在撇與捺處又有優美的曲線,多一分圓潤,也就多一分飄逸靈動。
松散與嚴謹
日常生活中的文字書寫顯得輕松活潑,有一種隨性不羈之美。而文字書于廟堂、鑄于鐘鼎,或者付梓成書、傳于后世,則是有一種嚴謹端莊的美。其本質的區別則是結構的松散與嚴謹之分。
天真活潑是少年心性,兒童的世界沒有太多的規則約束,兒童的字體也顯得稚嫩活潑。所以結構松散的手寫體經常運用在兒童題材或者輕松詼諧的閱讀環境。
簡與繁
這里所說的簡與繁并不是簡體與繁體,而是筆畫細節的復雜程度。具個最簡單的例子,襯線體相對來說要比非襯線體細節復雜一些,宋體也比黑體復雜一些。
字體的繁復與簡單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古典與現代走向。
簡
繁
2、字體的顏色
小竅門:把圖片像素化,基本可找到圖片主要的幾種顏色。
從馬賽克的圖片中提取顏色。
添加的文字選擇對比色、互補色,視覺效果非常強烈,充滿活力、有警示作用,視覺沖擊力強,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來表達激烈的情感和無限的熱情。
相似色是非常自然的配色方案,給人感覺和諧、平靜、舒適,賞心悅目。
另外要說明一下萬能的白字法需要注意的問題:
文本和圖片對比鮮明很重要,深色背景搭配白色文本,或者淺色背景使用濾鏡或疊加元素處理,是確保使用足夠對比度的有效方式。
3、放置的位置
選擇與圖片聚焦元素有關的文本的尺寸與恰當位置不容置疑,如同文本本身的可讀性一樣。
如下圖所示,選取一個相對均勻,開闊的天空區域,這是放置文本的極佳位置。相反,將文本直接放置在圖片中間,有地平線的位置,致使文本的辨識度差。
根據圖片拍攝景深不同,在失焦的地方置放文本也能突出文字,增加可讀性,達到效果。
具體是文本相對于圖像中其他元素的位置,是在圖像之后,還是圖像之前;是融入其中,還是獨占一方;進一步分析,如何將文字關聯到圖像的聚焦元素的經驗法則:文本越小,空間上顯得越遠。
如下圖所示,盡管背景圖細節豐富,但我們的視覺會停留在超長的文本上,忽略了圖像。同時人物與文本看起來像在同一水平線上,層次感弱。
將文本放大后,層次感立刻就出來了。
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喜歡版式設計的寶寶們帶來收獲,每天學點,累積起來就多啦!